用To B的思维,做不好To C的事儿。
自古以来,完备的汽车经销商体系,就是各大车企卖车的强劲助力。有例为证,华为加持下的问界,其销量之所以不断攀升,很大一部分功劳,就是来自华为彪悍的渠道能力。
很显然,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市场逻辑、卖车逻辑。以至于,最靠近消费者一端的销售渠道,也开始“五花八门”起来:
传统车企始终坚持的4S店经销商模式,特斯拉、蔚小理等助推的直营店模式,以及4S店和车企“合营”的商场模式……
实际上,各种销售渠道模式,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但不会改变的一个事实,新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渠道改革,势在必行。
日前,据晚点Auto,长城汽车内部正在探讨铺设新能源直营门店的方案,目前已开始招聘相关人才。曾在理想汽车工作的冯复之,将负责整个新能源直营项目。
如果该为真,至少会引发3大讨论:
其一,长城现在布局直营,晚不晚?
其二,长城新能源直营,谁当出头鸟?
其三,4S店经销商模式与直营店模式如何平衡?
直营模式,势在必行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风向变化太快,尤其是“价格战”行业背景下,稍有不慎,就会跌落牌桌。自游家、威马、爱驰、高合等,曾经红极一时的造车新势力们,之所以淹没到时代的浪潮之中,不外如是。
但想要证明自己实力,首先绕不开的就是销量问题。
全民自媒体时代,信息大爆发,认识到一款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触手可及、真实体验。
特斯拉也好,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也罢,更愿意通过直营门店的方式,触及到更多的消费者,进而扩大销量入口曝光度,就是这个道理。
时代始终向前,不进步就会被淘汰。所以如果你要问长城新能源现在做直营店晚不晚?个人的答案很简单: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如果仔细对比长城汽车旗下的各大品牌,哈弗、魏牌、坦克、长城皮卡均有自己的新能源混动车型,但却只有欧拉品牌主营纯电,而且“兼并”沙龙之后,欧拉的想象空间也变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