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2023年的中国车市,车企之间的厮杀、血腥凶残的价格战总是历历在目。但说到底,激烈的市场竞争倒是让越来越多的老牌企业明白了一个道理:当行业转型的力度超出了常人想象,新入局的玩家愈发表现出一个的吃人姿态,自我强化是唯一能保住地位的方式。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来都是一句真理。而于广汽集团来说,在长久的市场竞争中,受固有消费逻辑的影响,其拥有的合资血脉总会适时让集团受益匪浅。多年来,只因本田、丰田在华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品牌形象,不管是赚取利润,还是对于销量本身的提升,广汽都是国企中一路向上发展的典范。
当然,在外界看来,背靠合资公司而活的方式总会有弊端。虽未到受制于人的地步,但是,每当争夺市场的核心筹码不在自己手中,要想落实全面发展战略并非是一件易事。
对此,广汽知道吗?
2023年,快速变化的市场令人深感危机,一部分是因为电动化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另一部分就是,在新舆论导向下,年轻人群热衷国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和高唱国富民强的自主车企相比,合资品牌所遭遇的市场阵痛甚是难忍。
广汽旗下的广汽三菱直接选择退出了中国是真的,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在终端市场上受到新势力企业的排挤也是真的。这一切都在提醒着广汽,背靠合资过好日子的时代即将过去了。
好在,眼看市场发生巨变,广汽还是提前预见中国车市的更迭方向。整个2023年,当合资板块出现业务震荡时,广汽大自主的奋力一搏,还算有效地填补了这其中的落差。
在焦虑中思考
据广汽公布的销量报告,我们很清楚,2023年的车市起伏对其造成的影响还是有的。总体来说,全年产销均突破250万辆是广汽交出的亮眼成绩,为加速建设“万亿广汽”,取得如此销量的后劲还是极为强大的。基础盘放在那里,我们没有理由去否认,广汽的未来不会愈渐光明。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行业电动化转型毫不犹豫的一面,还是真实地触动了广汽的神经。在这股不可逆的趋势下,广汽要想冲破历史的藩篱,完成新一阶段的积累,沿用往日的发展操作还是缺乏了一些撬动未来市场的底气。
随着中国消费者解除对外资品牌的滤镜,并开始对自主品牌投去极为崇敬的目光时,广汽势必要将自己的的业务成份加以调整。
继广汽菲克之后,广汽三菱也完成了重整,是广汽集团被动为后续发展做出的方案,但与此同时,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所遇到的挑战,也该令其充分意识到行业现状对大多数国企会造成的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
去年一整年,广汽本田全年销量为640,466辆,同比下滑了13.66%,尽管旗下车型自量产以来,累计产销已突破1000万辆,但很明显,进入新时代的广汽本田此时亟需自我调整。而同理,广汽丰田全年销量超过了95万辆,位居日系品牌第一,并不能说明,活得还不错的它没对未来敲定更多的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