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泊一体方案演进
随着以独立式域控为标志的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兴起,行泊一体方案作为智驾域控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将行车和泊车智驾功能集中到一个独立式域控上面,而且以其灵活精简的电子架构、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低的整体成本优势,能够满足车企在不同平台上多种车型的复杂化需求,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独立行泊一体域控的核心器件-智驾芯片的选择越来越重要。从2020年开始,很多智驾系统供应商开始行泊一体的开发,2022年逐步进入到量产阶段。但是早期落地的方案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行泊一体,行车算法与泊车算法运行在2颗芯片上,同时还需要一颗独立的MCU芯片完成规控算法和实现系统功能安全(ISO26262)等级要求。但随后,迫于成本压力,智能驾驶方案开始向智驾SoC演进,出现了单颗域控芯片+MCU的行泊一体方案。但该方案由于芯片的摄像头接入能力和算力的限制,行车和泊车的算法只能够分时复用,整体功能和用户体验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经过对市场充分的调研与理解,为旌御行VS919系列芯片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单芯片行泊一体的智驾场景并进行了正向开发。芯片设计讲究均衡性,不能存在明显短板,不仅要考虑CPU算力、NPU算力、DDR速率、摄像头接入能力和ISP处理等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泊车360°环视功能所需的GPU,高效支持传统计算机视觉算法的DSP,芯片在全功能下的功耗,以及支持量产开发的工具链和开发环境。对于复杂程度最高的智驾芯片来说,上述每一个点存在缺陷都可能成为芯片实际运行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为旌科技于2023年12月21日正式发布为旌御行VS919系列芯片,在设计的均衡性上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以高计算效率、高集成度、高安全性、低功耗和低延时为Tier1供应商和主机厂提供了国产自主驾驶芯片的“最优解”。
02 超低功耗 行泊算法全时复用
目前行泊一体方案当中受限于某些智驾芯片算力和摄像头的接入能力,行车和泊车的算法很多场景下是分时复用的。例如泊车场景下,当正在运行泊车算法时,前视的感知识别算法无法使用,进而导致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被屏蔽,这势必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而为旌御行VS919,将芯片的计算能力完全开放,凭借高计算效率与强大的传感器接入能力,支持行车、泊车算法同时运行,全时复用,实现真正的单芯片行泊一体方案。例如:
· 在行车场景中,可以通过环视摄像头的感知能力和BEV视角下的目标物识别,检测后方来车以提升夹塞以及自主变换车道等场景下的行车安全和用户体验。
· 在泊车场景下,可以通过前视以及环视摄像头的联合感知能力,实现记忆式泊车功能场景下的视觉定位和建图。
而在当前分时复用的系统上则很难实现上述功能,进而无法提升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单芯片行泊一体方案,功耗控制势必会成为一大挑战。国内新能源销量接近1千万辆,市占率超过三成。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域控的功耗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业界普遍采用的大算力双芯片方案而言,整体域控功耗在200W以上,那么运行五小时的耗电量最低为1kWh,这对于新能源车的行驶里程以及运行成本都会产生明显影响。
面对高功耗带来的散热问题,当前使用较多的水冷解决方案会增加整车的安装成本,并且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造成漏液。而另一种风冷解决方案,在当前整车追求“图书馆”般静谧座舱体验的前提下,风扇本身就会造成一定的背景噪音,且风扇由于自身的积尘会造成冷却效率下降和噪音增加,无形中提高了智驾系统在车辆售后维护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