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行,看疗效。
刚刚过去的2023年,小鹏算是挣扎着从泥潭中爬了出来。
试问,为何会跌入泥潭?
大环境的愈发残酷与恶劣,肯定占据一部分的原因。相比之下,自身严重内耗、体系效率低下、公司山头林立,才是这家新势力造车长期以来不得不面对的顽疾。
那么,又是怎样爬出?
首先,必定归功于掌舵者何小鹏破而后立、断臂求存的决心。其次,也与整个团队自上而下、步调一致的努力革新有关。当然,无论承认与否,最为关键引发质变的要素,还是找来了另一位灵魂人物——王凤英。
可以说,小鹏在这位“铁娘子”的助力下,终于渐渐梳理清楚曾经的混乱不堪,尤其是终端销售与品牌营销层面。
反观产品端,短短365天之内,接连打出小鹏P7i、小鹏G6、2024款小鹏G9、小鹏X9四张“底牌”,也令这家新势力造车终于有了和同赛道强敌们掰掰手腕的资本,更重要的是在中国车市渐渐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王凤英的加入,让何小鹏能够继续待在舒适区内,做真正擅长的事情,譬如研发、智驾、战略规划等等。
另外,在王凤英十分铁腕的推动下,这家新势力造车同样开始了高管团队的超级大洗牌。至于力度,如何小鹏所说:“2022年我们一共有12位高管,现在剩下包括我在内还有2位。”
殊不知,进入2024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属于小鹏的大换血还在继续,而这无疑又是一次颇具关注度与风向标意义的操作。
仔细了解后得知,调整涉及到的部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智能数据、生产制造和产品规划。
展开来看,原数据智能中心负责人黄荣海负责人力资源部门,原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陈丹已从小鹏离职。
前长城汽车总经理张利接替的是退休的蒋平,负责生产制造。江子杨接替吴蒙负责产品规划,前者曾在里斯战略担任定位咨询高级顾问。
是的,你没有看错,无论张利也好,江子杨也罢,都是与王凤英有过合作的“旧将”,尤其是前者与王凤英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