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新势力排名第一的选手,一个是强势的华为系,强强竞争的场面自然惹得众人围观。
因为售价相近、车型相近、又都是增程车型,自华为与赛力斯推出问界以来,其矛头就直指理想汽车。
不过这两年来,问界和理想之间仍然有来有往,二者都曾被对方短暂打残,然后又予以反击。比如,去年,问界新M7上市以来,销量节节高升,扭转了颓势,但是,理想汽车也不甘示弱,双方的销量都突破了自身最高销量记录。但从销量来看,理想去年仍力压问界一筹。
然而,就在问界和理想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均喜获大丰收后,问界又给了理想汽车一个背刺。
2024年开年以来,这一看似和谐的气氛被打破。在2024年首月的新势力周销量榜单中,问界两次夺魁,理想汽车仅位列第二位。不过在刚刚发布的第三周销量榜单中,理想汽车成功赶超问界,再次位列新势力周销量榜单首位。
而根据近期二者的和规划来看,今年,二者还将会在产品和价格上继续展开对战。
理想汽车
理想与问界,火药味十足
2023年,理想汽车可谓是国内车企的大赢家,不仅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也同比增长182.2%至37万辆。这一业绩也让其成为目前新势力车企中,首个年交付量超过30万辆的车企。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宣布:“2023年目标全部达成。”理想汽车要在2024年挑战年销80万辆、单月交付量达10万辆、单车型月交付量达3万辆、超充站数量达2000座的目标。“展望2024年,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第一。”
不过开年第一周榜单,理想汽车就遭遇了“开门黑”,而且还是屈居于“死对头”问界,位列第二位。要知道,问界是周销量榜单中,为数不多没有下滑的品牌。
业内推测,这主要与理想汽车年末和月度销量冲刺有关。去年12月,理想汽车成功挑战了月销超5万辆的交付目标,而在年后第一周,理想汽车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滑坡,不过预测后期或许会很快恢复到单周万辆以上的水平。
相反的是,问界之所以能够在年后逆势增长,主要是年前交付能力不足,其销量一直被掣肘导致。问界官方表示,工厂正在两班倒生产问界新M7,目前的日产能是750辆。目前,问界新M7累计大定已超12万台,今年1月开始月交付能力将达到3万台。
言外之意,0.59万辆并非是问界的真实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后期随着交付能力提升,其销量仍会继续走高。
为了再接再厉,问界还进一步推出了优惠促销策略,其表示,在2024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消费者购买问界新M7指定车型,可享受至高4万元的购车权益。
不止是M7,刚刚上市的问界M9,大定也已突破2万台,同样有成为爆款的潜力。
面对问界不遗余力的攻势,理想汽车只得发起反击,其迅速开启2024年的第一波官降。理想L7/L8/L9全系推出优惠活动,降价范围在3.5万-3.8万元,尤其是L7,起售价首次来到30万元以内,而且在上海还有1万元的沪牌补贴,该优惠截止到1月末。
问界一推优惠,理想就跟进降价,二者的火药味已经分外浓重。
显然,理想、问界的竞争打破了约定俗成的市场规律。
以往,年前拼命冲量,这是车企惯用的手段。每到年底,为了好看的年终业绩,各家车企都会用优惠权益、折价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然后一到元旦后,这些优惠就会骤然减少,甚至因为农历新年的临近,车企还会涨价,以拿到更高的单车利润。
而两者拼优惠的原因或许就是,双方的2024年的销量任务都比较重。有报道称,问界将今年的销量目标定到了60万辆,如果再加上理想汽车80万辆的年销目标,二者共计140万辆,这也就意味着双方需要在今年多销售100万辆新车。
如此来算,争夺对方的“地盘”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过商业中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问界和理想打架,合资豪华品牌遭殃,毕竟李想在公开场合曾多次表示要赶超BBA。